[從育兒看見自己的課題]

#姐夫專欄
 
這裡紀錄了所長姊姊與姊夫的育兒生活,由所長姊姊撰寫,大女兒Nini 6y2m小女兒Nono 2y10m,不定期分享有趣又有愛的故事給也有孩子的朋友們,一起在育兒的路上成為夠好的爸爸媽媽和更好的自己
 
[從育兒看見自己的課題]
 
週末和姊夫有個討論……
 
家人帶了朋友小孩用不到的的評量卷回家給我們,我覺得寫評量不是我認同的家庭教學方式,不想把孩子困在書桌前,因此打算要把一袋的評量直接轉送他人。姊夫阻止了我詢問我原因,我說那樣的學習方式帶個孩子很多壓力,大人也要一直盯著關係也會變得緊張,我希望給孩子玩中學的方式。」
 
姊夫小嚴肅地說:「寫評量很有壓力那是你的感覺,你怎麼知道他不會覺得很有趣,孩子在學習中有什麼感受是你帶給他的,怎麼玩中學是你的態度而不是教材。只要你很輕鬆的看待這件事,孩子就會覺得很好玩。」
 
我問:「寫評量要怎麼放輕鬆?那你會怎麼做?」
 
姊夫說:「就陪著孩子一起寫呀,很像闖關玩遊戲,他累了就不要寫不用一定要寫完一張,就放輕鬆呀!」
 
後來,評量就留了下來姊夫陪著Nini寫,看著他們的互動感覺真的蠻有趣的!一張沒寫完Nini確實也坐不住就跑走,姊夫就鼓勵她說:「很棒耶,想挑戰的時候爸爸再陪你寫!,先去玩吧!」我問沒有一次寫完一張這樣好嗎?他說:「有關係嗎?這又不是功課,有玩到就好呀!」Nini也真的想到沒事自己會拿來寫個幾題,慢慢的不用陪她,她自己會主動的當作遊戲在寫。
 
因為姊夫的說法,我對自己想了很多,似乎我總是容易焦慮,而我擔心的感受是做不好就會被罵,推及自己不論在育兒或是工作和生活上,我容易陷入自我要求中而讓自己很緊繃,一定要做到很多事才是做得好的表現。我知道那也是我的媽媽無時無刻帶給我的感覺,他的臉總是很不悅,語氣很強烈,好像我就是做的不夠多不夠好讓她滿意。當然在我學習心理後,我已經知道那是她自己的焦慮,並非我真的不好,但這也已經成為我一輩子的課題需要不斷地陪伴和肯定自己。
大家可能會覺得是我很幸運遇到很優的伴侶是神隊友,我也真心這麼感恩我的幸運和看見伴侶所有的好。但有一件事是我覺得我們讓彼此成為神隊友的關鍵,就是我們每天都在相處互動中『看見自己的議題而不是對方的問題』,在每次爭吵之後花些時間聊聊自己為什麼會這樣。我們不太要求對方應該要怎麼育兒才是對的,而是在每次的討論過後更了解對方,為對方的被觸發的童年傷口療傷,肯定對方過往從來不被看見的一面,幫助彼此做最輕鬆自己。
 
只要能在一個人面前舒適的做自己,他就能發揮最大的潛力展現最好的樣子! 
 
Tips姐夫育兒小技巧
*放輕鬆便能讓孩子有自信的學習 
1.有自己的想法而不焦慮於他人的看法
2.陪伴孩子完成學習並予以鼓勵
3.沒有完成也鼓勵孩子做得好之處
4.意識過程中的壓力提醒彼此放輕鬆
 
文:李潔玲 諮商心理師
 
TOP